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Tuesday, August 08, 2006
《家和咖啡廳》
這裡三年多也絕少提及食這個環節
非認為不重要
自問嘴叼 可是也覺得有東西吃 如果可以和家人朋友吃 已經很好
經過幾年的工作 差不多都在外頭吃早午晚飯
吃多了 真受不了 是苦差 是味精
錢賺得不多 但我從不說:"今個月無錢,食平d。"
因為很多時食物環境服務是和價錢成絕對正比
平、靚、正很多時候是碰運氣 或是老闆的良心
香港人 要生活好 要錢 因為心靈上沒有什麼內涵
除了物質 好像可以擁有,實在的擁有什麼。
所以,香港食店的良心比較難求。
你要証明大可走到附近中西食堂問一問 "老火中湯"有沒有味精或這些檸檬放了多久怎麼都沒有了香味。
因為香港是不適合不符合經濟原則的事物生長的土地,想這是不爭的事實。
原來我不適合住在香港可這是我的家。
所以很喜歡日本的食店良心。
未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式, 但一定是對本土食品文化保留求比例最高的國家。
你在那裡,食品是用經驗和歷史烹調出來的。
你吃的是吃別人小心謹慎保存的文化氣息。
而且不只是訪客們,連本土人也是面帶驚嘆,趨之若鶩的品嚐著那份矜持。
像懷石料理,根本是一種藝術。
這份良心和對食物的尊重,使吃的人也附上了一身尊嚴高貴。
而且該吃的才吃,不時不吃。多麼的莊子,多麼的養生。
不然又像我們吃了個病毒出來。
這遍文章是悼念附近結業的Dawn Cafe。
一早料到這Cafe撐不了多久,雖然也差不多兩年了。
這是整個佐敦區唯一一間價廉物美的咖啡廳。
我也算是熟客吧。
每個星期也會吃上一至兩次,當我兩三個星期沒吃時, 竟然就是它結業的日子。
這裡有回憶因為有陽光。你可以看到西九龍的日落(*註)。
有異常冷酷的老闆及侍應,大既是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東西明明白白比同一層的Uncle 4及茶餐廳好吃一百倍及便宜(是的,我可以證實),還是異常冷清。
有心。還是無力。
大多數時間星期六下午只有我這一枱吃一個$32元加一的下午茶。
怪只怪你的門面有三層的英式下午茶陳列出來,嚇怕了大部份街坊。
所以,再好也只有賠本結業。我是因此失落了好一陣子。
在佐敦根本不可能再找到同級及同類的餐廳,沒味精的便不可求。
它位居港景峰地下向廣東道方向,酒店的食物環境質數卻是特便宜價錢。
喜歡玻璃設計,通透又省電,可以看到日落。
可是都沒有了, 沒有了用不同茶葉沖調卻加Cream milk的奶茶了。不是港式(茶葉加花奶),卻也不是英式的(茶包加鮮奶)。
*(如果要說出一件事,影響浸透著我的日常生活,便是用文化去包裝宣傳的西九龍地段。我居住在廣東道及柯士甸道交界,二十多年來見證了西九龍的發展。說是見證,不如簡單的說是每天見到越來越不及岸的維多利亞海港。廣東道是地靈人傑的好地方,在二十年前差不多已是政府在九龍區的專地。近油麻地地段有渡海小輪碼頭,對出是一目了然的巴士總站,人潮上上落落總絡繹不絕,有一種近乎樸拙的美態;現在那裡是九龍地鐡站對出屋苑一片提供高爾夫球揮杆練習的人造大草皮。從前只兩三層樓高充滿著自由及空間感的警察宿舍,也轉眼化為號稱坐擁九龍公園(發展商好像忙中有錯,九龍公園是香港大眾的公共空間)的貴價私人屋苑附設錯綜複雜的地下隧道。暫時不變的是一間消防局,一座政府合署,一所私立中學及我曾經入讀的官立小學。回憶是朦朧的美,總勝過巨人們把具體的建議書佇立在我們的土地上。)
*** *** ***
想起不少人說香港找不到像樣有個性的cafe, 此話當真。尤其在九龍區。
大學時代因為可以選平日閒時(機本上即何時何地)吃東西聊天,所以很多本來很煩擾的餐廳也乖巧地安靜下來讓你享受生活應有的閒情逸緻。
可是,當你工作時,便只有星期天和別人迫不及待的吃你覺得物非所值的午餐晚餐。
我不認為這是生活,我付二百元吃Cova下午茶也不想用五十元吃垃圾晚餐。
不是什麼,只是認為誠意值錢。
因為那個環境加新鮮的炸魚塊值得。
我不知道多少人明白這個看似富貴的道理。
很多人,比我有錢可是卻不知道什麼是生活。他們要求新快平特。
我要求的是對食物的尊重及作為食店的良心。
所以可以付出。
正如仍然有人仍然重視音樂電影文化一樣。
窮也要吃得好,好的不能再好。
窮也要支持。反正香港好的東西不多了,你可以支持的也不多。
我知道我這樣寫令人誤會我很中產。
雖然實說我的生活就是很中產(收入並不是!)。
但希望不只是香港的中產。那些作狀的十分虛偽而且虛無。
找一個落腳點差不多比找一個朋友困難。再差的地方也不會如此吧。
而大部份朋友又真的覺得無甚所謂。
只要便宜。或好吃。或不過不失。
反正除了是非愛情事業家庭之外,再沒什麼話題。
而恰巧這些話題的本性像不需要特別的環境,像大部份人本身的生活不離吃喝玩樂賺錢上位一樣平淡。
所以,好的餐廳沒有了優性之處。
因為我們大部份需要的不是個性,而是沒有個性的融入這個社會。
我只不過想要一間像樣的咖啡廳在我家附近。
而且有機會和別人聊聊文化上的話題,見識見識交流交流。
可是兩年以來差不多沒有成功過。
*** *** ***
以上是兩年前的我。
兩年了我覺得要為自己寫些什麼。
三年前,不,更多年前因為附近的西九我入了中大讀文化研究。
可是除了得到了知識,原來仍然不關心社會。
兩年之後,也沒有改變什麼的力量。
我知我必不能成為我理想中的人,而我卻不能滿足於現況。
我討厭很多東西,和幾年前的我沒太大分別。
可是我以為兩年後有機會轉變的,仍在這裡。就那麼在那裡,看我。
花幾萬元,我又不教通識。
又不會再讀書。
我真的不知道為了什麼?
下個星期六是最後一堂,我往後會如何?
繼續工作?
繼續玩樂?
繼續旅行?
繼續飲食?
我連一個可以期待有所轉變的動力也快消失了。
我想我可以對自己說的是,你正在生活,僅僅如此。
對我最困難的是,我常常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什麼。
但原來我在原地踏步。
當然我很享受明白一些事物的過程,亦愛我在兩年內遇上過的有趣人物。
不同的東西永遠是我所追求的,安定實在太沒勁。
就是什麼也愛,於是一無所成。
其實,我都沒太大所謂。
*** *** ***
我一直想把以下這段文字送給你們
可能 你會明白
可能 你會知道了為什麼有最佳損友
可能 你終於明白為什麼你不愛你的親人 或他們也不愛你 看不起你
”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猛地伏在李萬春的肩上哭泣。天地間,最薄的是心,最厚的也是心。
李萬春被我的舉止,搞的不知所措。李硯秀一旁勸慰道:「別難過,戲班的人都是萍水相逢,講的就是互不嫌棄。」
「互不嫌棄」這四個字,我記了一輩子。誰得做到互不嫌棄呢?恰恰不是你的骨肉、至親或最愛,而是那些萍水相逢的人。”
章怡和《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2005:64-65)
*** *** ***
小記:
(我想我是比較適合嶺南或港大的,我覺得中大是不三不四,又不在地又不學術。)
為了錢, 中大收了大量undergrad level也沒有post-graduates.
有一次有位同學(他是中學老師) 問一份十頁的功課的font size同spacing,我想我不應該或他不應該在這裡,一定是有什麼出錯了。
朱大成老師回答:你可以用28或揮春咁大隻字。
我十分佩服他的氣量和幽默。
我常常想,如果他是我父,我必欣喜。
*** *** ***
這大略是我兩年的一個回顧。
《家和咖啡廳》
這裡三年多也絕少提及食這個環節
非認為不重要
自問嘴叼 可是也覺得有東西吃 如果可以和家人朋友吃 已經很好
經過幾年的工作 差不多都在外頭吃早午晚飯
吃多了 真受不了 是苦差 是味精
錢賺得不多 但我從不說:"今個月無錢,食平d。"
因為很多時食物環境服務是和價錢成絕對正比
平、靚、正很多時候是碰運氣 或是老闆的良心
香港人 要生活好 要錢 因為心靈上沒有什麼內涵
除了物質 好像可以擁有,實在的擁有什麼。
所以,香港食店的良心比較難求。
你要証明大可走到附近中西食堂問一問 "老火中湯"有沒有味精或這些檸檬放了多久怎麼都沒有了香味。
因為香港是不適合不符合經濟原則的事物生長的土地,想這是不爭的事實。
原來我不適合住在香港可這是我的家。
所以很喜歡日本的食店良心。
未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式, 但一定是對本土食品文化保留求比例最高的國家。
你在那裡,食品是用經驗和歷史烹調出來的。
你吃的是吃別人小心謹慎保存的文化氣息。
而且不只是訪客們,連本土人也是面帶驚嘆,趨之若鶩的品嚐著那份矜持。
像懷石料理,根本是一種藝術。
這份良心和對食物的尊重,使吃的人也附上了一身尊嚴高貴。
而且該吃的才吃,不時不吃。多麼的莊子,多麼的養生。
不然又像我們吃了個病毒出來。
這遍文章是悼念附近結業的Dawn Cafe。
一早料到這Cafe撐不了多久,雖然也差不多兩年了。
這是整個佐敦區唯一一間價廉物美的咖啡廳。
我也算是熟客吧。
每個星期也會吃上一至兩次,當我兩三個星期沒吃時, 竟然就是它結業的日子。
這裡有回憶因為有陽光。你可以看到西九龍的日落(*註)。
有異常冷酷的老闆及侍應,大既是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東西明明白白比同一層的Uncle 4及茶餐廳好吃一百倍及便宜(是的,我可以證實),還是異常冷清。
有心。還是無力。
大多數時間星期六下午只有我這一枱吃一個$32元加一的下午茶。
怪只怪你的門面有三層的英式下午茶陳列出來,嚇怕了大部份街坊。
所以,再好也只有賠本結業。我是因此失落了好一陣子。
在佐敦根本不可能再找到同級及同類的餐廳,沒味精的便不可求。
它位居港景峰地下向廣東道方向,酒店的食物環境質數卻是特便宜價錢。
喜歡玻璃設計,通透又省電,可以看到日落。
可是都沒有了, 沒有了用不同茶葉沖調卻加Cream milk的奶茶了。不是港式(茶葉加花奶),卻也不是英式的(茶包加鮮奶)。
*(如果要說出一件事,影響浸透著我的日常生活,便是用文化去包裝宣傳的西九龍地段。我居住在廣東道及柯士甸道交界,二十多年來見證了西九龍的發展。說是見證,不如簡單的說是每天見到越來越不及岸的維多利亞海港。廣東道是地靈人傑的好地方,在二十年前差不多已是政府在九龍區的專地。近油麻地地段有渡海小輪碼頭,對出是一目了然的巴士總站,人潮上上落落總絡繹不絕,有一種近乎樸拙的美態;現在那裡是九龍地鐡站對出屋苑一片提供高爾夫球揮杆練習的人造大草皮。從前只兩三層樓高充滿著自由及空間感的警察宿舍,也轉眼化為號稱坐擁九龍公園(發展商好像忙中有錯,九龍公園是香港大眾的公共空間)的貴價私人屋苑附設錯綜複雜的地下隧道。暫時不變的是一間消防局,一座政府合署,一所私立中學及我曾經入讀的官立小學。回憶是朦朧的美,總勝過巨人們把具體的建議書佇立在我們的土地上。)
*** *** ***
想起不少人說香港找不到像樣有個性的cafe, 此話當真。尤其在九龍區。
大學時代因為可以選平日閒時(機本上即何時何地)吃東西聊天,所以很多本來很煩擾的餐廳也乖巧地安靜下來讓你享受生活應有的閒情逸緻。
可是,當你工作時,便只有星期天和別人迫不及待的吃你覺得物非所值的午餐晚餐。
我不認為這是生活,我付二百元吃Cova下午茶也不想用五十元吃垃圾晚餐。
不是什麼,只是認為誠意值錢。
因為那個環境加新鮮的炸魚塊值得。
我不知道多少人明白這個看似富貴的道理。
很多人,比我有錢可是卻不知道什麼是生活。他們要求新快平特。
我要求的是對食物的尊重及作為食店的良心。
所以可以付出。
正如仍然有人仍然重視音樂電影文化一樣。
窮也要吃得好,好的不能再好。
窮也要支持。反正香港好的東西不多了,你可以支持的也不多。
我知道我這樣寫令人誤會我很中產。
雖然實說我的生活就是很中產(收入並不是!)。
但希望不只是香港的中產。那些作狀的十分虛偽而且虛無。
找一個落腳點差不多比找一個朋友困難。再差的地方也不會如此吧。
而大部份朋友又真的覺得無甚所謂。
只要便宜。或好吃。或不過不失。
反正除了是非愛情事業家庭之外,再沒什麼話題。
而恰巧這些話題的本性像不需要特別的環境,像大部份人本身的生活不離吃喝玩樂賺錢上位一樣平淡。
所以,好的餐廳沒有了優性之處。
因為我們大部份需要的不是個性,而是沒有個性的融入這個社會。
我只不過想要一間像樣的咖啡廳在我家附近。
而且有機會和別人聊聊文化上的話題,見識見識交流交流。
可是兩年以來差不多沒有成功過。
*** *** ***
以上是兩年前的我。
兩年了我覺得要為自己寫些什麼。
三年前,不,更多年前因為附近的西九我入了中大讀文化研究。
可是除了得到了知識,原來仍然不關心社會。
兩年之後,也沒有改變什麼的力量。
我知我必不能成為我理想中的人,而我卻不能滿足於現況。
我討厭很多東西,和幾年前的我沒太大分別。
可是我以為兩年後有機會轉變的,仍在這裡。就那麼在那裡,看我。
花幾萬元,我又不教通識。
又不會再讀書。
我真的不知道為了什麼?
下個星期六是最後一堂,我往後會如何?
繼續工作?
繼續玩樂?
繼續旅行?
繼續飲食?
我連一個可以期待有所轉變的動力也快消失了。
我想我可以對自己說的是,你正在生活,僅僅如此。
對我最困難的是,我常常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什麼。
但原來我在原地踏步。
當然我很享受明白一些事物的過程,亦愛我在兩年內遇上過的有趣人物。
不同的東西永遠是我所追求的,安定實在太沒勁。
就是什麼也愛,於是一無所成。
其實,我都沒太大所謂。
*** *** ***
我一直想把以下這段文字送給你們
可能 你會明白
可能 你會知道了為什麼有最佳損友
可能 你終於明白為什麼你不愛你的親人 或他們也不愛你 看不起你
”我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猛地伏在李萬春的肩上哭泣。天地間,最薄的是心,最厚的也是心。
李萬春被我的舉止,搞的不知所措。李硯秀一旁勸慰道:「別難過,戲班的人都是萍水相逢,講的就是互不嫌棄。」
「互不嫌棄」這四個字,我記了一輩子。誰得做到互不嫌棄呢?恰恰不是你的骨肉、至親或最愛,而是那些萍水相逢的人。”
章怡和《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2005:64-65)
*** *** ***
小記:
(我想我是比較適合嶺南或港大的,我覺得中大是不三不四,又不在地又不學術。)
為了錢, 中大收了大量undergrad level也沒有post-graduates.
有一次有位同學(他是中學老師) 問一份十頁的功課的font size同spacing,我想我不應該或他不應該在這裡,一定是有什麼出錯了。
朱大成老師回答:你可以用28或揮春咁大隻字。
我十分佩服他的氣量和幽默。
我常常想,如果他是我父,我必欣喜。
*** *** ***
這大略是我兩年的一個回顧。
The Outsider - directed by Bela Tarr
1980 匈牙利 / 彩色 / 126 分鐘 / 35mm
延續紀實戲劇的拍法,但聚焦於人物性格刻劃。綽號貝多芬的主角不可能像貝多芬那些偉大音樂家般終生獨身,他和一個女人有了孩子,卻跟另一個女人結了婚。他去當護士,雖然病人愛他的音樂和溫柔,卻因醉酒砸了飯碗。他空有音樂才華,卻頂多在酒廊做 DJ ,後來為了生計不得不當工廠工人。他周遭一切,也一般飄移不定。失散半輩子的哥哥突然跑來相認(後來還偷了他的老婆),圍繞身邊的不是癮君子,便是醉畫家和淪落為工人的教授。個人無根的狀態中,切切實實感觸到社會的分崩離析。
塔爾寫實風格最頑強之作,演員之間的戲彷彿從活生生的現實中跑出來,工業化的步伐踩 小鎮的血肉之軀來勢洶洶,導演的憤慨亦噴薄而出。特寫的對話成為推展故事的結構,最精采一段是貝多芬與妻子在酒吧台上台下爭論,激盪的是音樂,也是情緒,二者融合的張力襲人而來。塔爾的音樂向來與畫面分不開,一直構成他的電影世界不可或缺的豐富元素。
“塔爾的電影都是由具體確實的事件建構而成,《異鄉人》對所謂「流行」、「青春」或「曝光率」完全不屑一顧。事件的安排又以我們存在的經驗和感覺為依歸。他的風格和思想,各方面都是自明和自然不過的,與那些追求時髦東張西望的大異其趣。”
- Vince Zalán , Filmvilág ( 1982 年 2 月號)
*** *** ***
If I must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 film, I would say who dun want to live artistically or without any worry about the family or friends from the day he or she was first born to this cruel world without any shade from the lord.
Worry is not only the worry itself, it links to the hesitation to the fear of seeing anything to be done very probably. Searching for a route to the social norms or ITS cultures, which teaches the most innocent people to aware of the hopelessness of the life. Hell is the most safe place for the wrecked man to stay, even for a while (they will not need to searching for the Goods anymore, nor the justice). A place to rest: not quite equals to a place owned by you. What IF I get married, will things be changed in any way? To have a home, to unload those packs from your anger back.
The weakest part of a relationship should be the cracks invading by the disgrateful pasts. None of us really focus on the future nor the present even we always teaching each other about this damn shit. Who can certainly answer, I live in PRESENT? The pasts rooted into our brain, without planting it, it still bleeds in an uncontrollable way and bites the nerves of our sensitive mind, until one day you got mad (eventually).
He or she suspected if only love will bond us eternaly, why should we still be aparted under our skins. Only bloody cold lasts forever, without warning us to bring our umbrella to unmask this continuous Autumn rain.
One day in October, 31 days after. We became all blinded. Future is darkness on the wet floor: blur and dirtily grided. If circle is representing harmony, we only see blues in our skies in a (honestly) different prospect.
A metaphysical poetry might well explain why human nature is never gonna be happy or satisfied, because he or she is unhappy too.
03.10.2005
*** *** ***
until now i still have no time to type something more on bela tarr or the32nd HKIFF.
i m not lazy but i just found that things and feelings easily fade away and you really have to grab them in the first moment.
i m no longer enthusiastic in cinema, i thought. even though i might not.
延續紀實戲劇的拍法,但聚焦於人物性格刻劃。綽號貝多芬的主角不可能像貝多芬那些偉大音樂家般終生獨身,他和一個女人有了孩子,卻跟另一個女人結了婚。他去當護士,雖然病人愛他的音樂和溫柔,卻因醉酒砸了飯碗。他空有音樂才華,卻頂多在酒廊做 DJ ,後來為了生計不得不當工廠工人。他周遭一切,也一般飄移不定。失散半輩子的哥哥突然跑來相認(後來還偷了他的老婆),圍繞身邊的不是癮君子,便是醉畫家和淪落為工人的教授。個人無根的狀態中,切切實實感觸到社會的分崩離析。
塔爾寫實風格最頑強之作,演員之間的戲彷彿從活生生的現實中跑出來,工業化的步伐踩 小鎮的血肉之軀來勢洶洶,導演的憤慨亦噴薄而出。特寫的對話成為推展故事的結構,最精采一段是貝多芬與妻子在酒吧台上台下爭論,激盪的是音樂,也是情緒,二者融合的張力襲人而來。塔爾的音樂向來與畫面分不開,一直構成他的電影世界不可或缺的豐富元素。
“塔爾的電影都是由具體確實的事件建構而成,《異鄉人》對所謂「流行」、「青春」或「曝光率」完全不屑一顧。事件的安排又以我們存在的經驗和感覺為依歸。他的風格和思想,各方面都是自明和自然不過的,與那些追求時髦東張西望的大異其趣。”
- Vince Zalán , Filmvilág ( 1982 年 2 月號)
*** *** ***
If I must say something about this film, I would say who dun want to live artistically or without any worry about the family or friends from the day he or she was first born to this cruel world without any shade from the lord.
Worry is not only the worry itself, it links to the hesitation to the fear of seeing anything to be done very probably. Searching for a route to the social norms or ITS cultures, which teaches the most innocent people to aware of the hopelessness of the life. Hell is the most safe place for the wrecked man to stay, even for a while (they will not need to searching for the Goods anymore, nor the justice). A place to rest: not quite equals to a place owned by you. What IF I get married, will things be changed in any way? To have a home, to unload those packs from your anger back.
The weakest part of a relationship should be the cracks invading by the disgrateful pasts. None of us really focus on the future nor the present even we always teaching each other about this damn shit. Who can certainly answer, I live in PRESENT? The pasts rooted into our brain, without planting it, it still bleeds in an uncontrollable way and bites the nerves of our sensitive mind, until one day you got mad (eventually).
He or she suspected if only love will bond us eternaly, why should we still be aparted under our skins. Only bloody cold lasts forever, without warning us to bring our umbrella to unmask this continuous Autumn rain.
One day in October, 31 days after. We became all blinded. Future is darkness on the wet floor: blur and dirtily grided. If circle is representing harmony, we only see blues in our skies in a (honestly) different prospect.
A metaphysical poetry might well explain why human nature is never gonna be happy or satisfied, because he or she is unhappy too.
03.10.2005
*** *** ***
until now i still have no time to type something more on bela tarr or the32nd HKIFF.
i m not lazy but i just found that things and feelings easily fade away and you really have to grab them in the first moment.
i m no longer enthusiastic in cinema, i thought. even though i might not.
無題
2005年4月23日
十一點多, 是十二時吧也許,我沒有看錶。
明明期望今天天氣好,好得讓我有一絲慾念到外走走,是一個月前要去的了吧。我從不可以讓自己感情通透一點,人們,他的和她的,想法對我好起來可能是沒有所謂。她還不過是一個身外人,沒甚麼所謂。
在車廂中,碰巧見到一個群體中的一員,大家也沒有所謂吧。她知道, 人大了,心裡可能想要對別人客氣些,去掩蓋對世界殘酷的不留情。她想到書上寫著:世界是遺忘。不是的話,世界就變了一個圖書館,當然是沒有人再去找尋感覺和真相的地方。如果有人對她不好,忘掉可以的話不要記了。
比方說坐在別人的車子上,當人人知道藍色車門外有一塊手掌大小的反光貼紙, 也包括車主, 你不知道也無可厚非,雖然有些東西我還是知道好。目標明確。
到了一個地方,如果沒有辦法往後看,因為一切就會煙消雲散。煙霧迷漫中看不清任何人,包括家人朋伴,多一個少一個也不過是一枝火柴,不多不少。黑暗疲乏中微小的帶領,她還是要自己一個走上那條並不平坦,用了很多別人的血開出的道路。多殺幾個吧!幹!我的道路要和她們一樣:安康和舒服。她殺了。
有自己的血在身上,也有別人的血,越愛便殺越多。在車上,她有好幾次輕易睡著了,而她從前不可能睡著的,那怕是淺眠。如果有甚麼正在侵蝕我,我隨它吧,忽然消失了我,也沒有誰想到可能有甚麼損失。我一覺醒過來,但願世界還是一片白:沒有天堂。
她笑了,晚上總令人想到不快。
十一點多, 是十二時吧也許,我沒有看錶。
明明期望今天天氣好,好得讓我有一絲慾念到外走走,是一個月前要去的了吧。我從不可以讓自己感情通透一點,人們,他的和她的,想法對我好起來可能是沒有所謂。她還不過是一個身外人,沒甚麼所謂。
在車廂中,碰巧見到一個群體中的一員,大家也沒有所謂吧。她知道, 人大了,心裡可能想要對別人客氣些,去掩蓋對世界殘酷的不留情。她想到書上寫著:世界是遺忘。不是的話,世界就變了一個圖書館,當然是沒有人再去找尋感覺和真相的地方。如果有人對她不好,忘掉可以的話不要記了。
比方說坐在別人的車子上,當人人知道藍色車門外有一塊手掌大小的反光貼紙, 也包括車主, 你不知道也無可厚非,雖然有些東西我還是知道好。目標明確。
到了一個地方,如果沒有辦法往後看,因為一切就會煙消雲散。煙霧迷漫中看不清任何人,包括家人朋伴,多一個少一個也不過是一枝火柴,不多不少。黑暗疲乏中微小的帶領,她還是要自己一個走上那條並不平坦,用了很多別人的血開出的道路。多殺幾個吧!幹!我的道路要和她們一樣:安康和舒服。她殺了。
有自己的血在身上,也有別人的血,越愛便殺越多。在車上,她有好幾次輕易睡著了,而她從前不可能睡著的,那怕是淺眠。如果有甚麼正在侵蝕我,我隨它吧,忽然消失了我,也沒有誰想到可能有甚麼損失。我一覺醒過來,但願世界還是一片白:沒有天堂。
她笑了,晚上總令人想到不快。
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The Melancholy Face
The beauty of her innocent - none of her grim.
Of a child, greedy to learn the world
Whose tenderness soften the blood of calm.
Remember those faces! they
climb up the highest mountain top and enjoy the touch by the sun.
Fighter of their own life, kissing the skin of the bare-bones.
I have seen her existence and thus sang.
How a feminity dance in the skies?
She cries.
The chin is being pushed by the weight of the mist, wavers
between - her and choices.
Celebration of the melancholy, art related subject that it is.
The haunted city was the creator of this emptiness.
Voilence yet infamed.
Insprited by Charles Baudelaire
*** *** ***
This is a poem from my mind after today's staring at a femlae body. This is an extraordinary homosexual experience - you see yourself. The touches were warm.
I hope you like my words. For those young and dripping hearts, this is how I go throught the darkness and survive. No matter how weak our link is, there is still moment we might catch up with each other in an unexpected situation.
Of a child, greedy to learn the world
Whose tenderness soften the blood of calm.
Remember those faces! they
climb up the highest mountain top and enjoy the touch by the sun.
Fighter of their own life, kissing the skin of the bare-bones.
I have seen her existence and thus sang.
How a feminity dance in the skies?
She cries.
The chin is being pushed by the weight of the mist, wavers
between - her and choices.
Celebration of the melancholy, art related subject that it is.
The haunted city was the creator of this emptiness.
Voilence yet infamed.
Insprited by Charles Baudelaire
*** *** ***
This is a poem from my mind after today's staring at a femlae body. This is an extraordinary homosexual experience - you see yourself. The touches were warm.
I hope you like my words. For those young and dripping hearts, this is how I go throught the darkness and survive. No matter how weak our link is, there is still moment we might catch up with each other in an unexpected situation.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how much i love you to make you love me.
how much talent i should have to make myself feel better?
how...
i wish i know more about everything. but there ain't subject called "everything".
thus i better live, without much expectation.
there is always distance.
no matter how. no matter how.
see your photos. her words.
what is typical, what is art?
there is no love.
i always find it is difficult.
you feel hard time in your life.
this might be the last time i feel pressure from my work.
what am i doing here?
i fuck up.
how much talent i should have to make myself feel better?
how...
i wish i know more about everything. but there ain't subject called "everything".
thus i better live, without much expectation.
there is always distance.
no matter how. no matter how.
see your photos. her words.
what is typical, what is art?
there is no love.
i always find it is difficult.
you feel hard time in your life.
this might be the last time i feel pressure from my work.
what am i doing here?
i fuck up.
訂閱:
文章 (Atom)